股指蓄勢待發 GDP數據亮眼
從當前市場動態來看,整體金融市場呈現分化格局,各資產類別受政策、供需及外部環境影響顯著。以下將基于提供的本文內容,逐部分重寫并添加詳細分析說明。
在股指方面,市場經歷振蕩回撤,通信板塊領漲而煤炭板塊領跌,成交額達1.64萬億元。資金層面,7月14日融資余額增長97.38億元至18723.24億元,顯示杠桿資金活躍度提升。自2025年以來,銀行板塊憑借高息低波特性表現優異,在無風險利率處于低點的環境中,成為資金避險配置的選擇之一。盡管美國重啟對各國加征關稅,但市場敏感度已降低,反映出投資者對貿易摩擦的適應能力增強。7月11日財政部印發的通知強化了保險資金長周期考核,預期將提升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占比,有助于平抑市場波動。中長期視角下,A股投資性價比較高:中證500和中證1000受益于科創政策支持,成長性較強,有望帶來超額回報;而上證50和滬深300在當前宏觀不確定性下更具防御價值,適合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分析認為,政策紅利與結構性分化是主導因素,后續需警惕外部關稅風險對高成長板塊的沖擊。
國債市場普遍上漲,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下滑至1.6575%。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凈投放1735億元,Shibor短端品種上行表明資金面收斂,但央行持續加量逆回購(當月凈投放2000億元)以維持流動性充裕。海外方面,美國總統單邊加征關稅引發通脹和貿易緊張擔憂,推動美債收益率反彈。國內6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工業增長值、出口和金融數據超預期,但消費、投資增速回撤,房地產投資降幅擴大,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城市工作會議部署穩地產任務,政策支持預期增強。整體看,外部環境復雜性上升,對等關稅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央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對期債形成支撐。反內卷政策推高大宗商品價格,疊加短期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可能強化國債期價振蕩。分析指出,當前債市受內外因素拉扯,利率下行空間受制于通脹壓力,投資者可關注政策落地節奏。
橡膠期貨走勢振蕩,國內新膠供應受降雨天氣擾動,原料價格獲支撐;但海外產區產出順暢,青島庫存持續增長,疊加新膠開割推進,供應壓力漸顯。夏季終端消費淡季下,基本面缺乏持續利好,預期上行空間有限,短期或有回調風險。分析認為,天氣因素僅為短期支撐,庫存累積和需求疲軟是核心制約,建議投資者留意下游輪胎廠開工率變化。
原油期貨下滑0.92%,主因特朗普關稅政策反復無常,增加全球經濟和需求不確定性。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官員擔憂關稅引發通脹,部分支持本月利率回撤,高利率抑制石油需求。OPEC+可能于9月深幅增產,包括阿聯酋配額提升,進一步施壓油價。分析強調,地緣政治與OPEC決策是關鍵變量,短期油價承壓,但若全球經濟放緩超預期,需求端風險可能放大波動。

甲醇期貨微跌0.04%,煤制烯烴開工負荷環比略降至81.08%,進口卸貨量增多推動沿海庫存累至78.65萬噸(同比降7.8%),可流通貨源約27.7萬噸。預計7月中旬到港量超60萬噸,國內裝置開工率72.50%,環比降3.11個百分點。短期偏多觀點源于供應收縮預期,但庫存壓力不容忽視。分析建議,關注進口節奏和下游烯烴需求,若庫存消化不及預期,上行勢頭可能受限。
玻璃期貨回撤,夏季檢修深化導致供給收縮,上周庫存環比降97萬重箱至5734萬重箱,市場預期好轉。純堿期貨亦回撤,庫存增至186.4萬噸(環比增3.3萬噸)。綜合看,玻璃受益于供給側優化,純堿則受庫存壓制。分析認為,政策驅動下玻璃有望企穩,而純堿需等待需求回暖信號,兩者分化反映產業結構調整。
整體而言,當前市場受政策、供需及外部風險交織影響,建議投資者把握結構性機會,如A股中的成長與防御板塊,并警惕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風險。
本文目錄導航:
- 在股票里面什么叫加權,什么叫指數
-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指哪三個?
- 新股什么時候計入指數?上海和深圳兩地有區別嗎?
在股票里面什么叫加權,什么叫指數
所謂加權是指加上權重比率后的平均值。 比如由兩支股票組成的A指標,一支股票股價是5元,另一支是10元。 平均值就是(5+10)/2=7.5元這個就是沒加權的。 加權后會怎樣呢?比如股價為5元的股票總股本為100股,而10元的總股本為200股,這樣加權平均就是(5*100+10*200)/(100+200)=8.3333元。 這樣權重的股票漲跌會對加權平均影響大,對沒加權的平均值影響小。 參考資料:股票公式專家團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到你,祝投資順利。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指哪三個?
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新股什么時候計入指數?上海和深圳兩地有區別嗎?
1、2007年1月6日起,上交所新股于上市第十一個交易日開始計入上證綜合、新綜指、及相應上證A股、上證B股、上證分類指數。 2、深交所是2010年8月20日起施行新的規定:凡新股上市,在上市后第十一個交易日納入指數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