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早評 反內卷行情繼續 基本金屬偏強運行
從當前市場動態來看,上周銅價的顯著反彈主要受到國內反內卷政策發酵及海外宏觀環境韌性的雙重推動,這緩解了此前因特朗普政府宣布50%銅關稅所引發的搬運逆轉邏輯。該邏輯曾導致市場套利窗口收窄,美國吸銅效應轉向非美市場,形成價格下行壓力;但近期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的輕微回撤,疊加銅作為強宏觀商品的特性,驅動了價格回升。在供給端,銅精礦加工費(TC)持續下滑至-43美元/噸,部分冶煉廠面臨虧損風險,盡管6月電解銅產量創國內單月新高,但礦端供給受限尚未在現實數據中顯現。反內卷政策的升溫增強了供給側改革預期,例如針對銅冶煉公司的利潤改進措施和進口銅元素限制,這抑制了供應增長預期,并推升市場對供應下降的擔憂。
需求端方面,全球顯性庫存出現反彈跡象,LME庫存開始累積;國內市場電解銅現貨庫存降至12.55萬噸(較14日降1.65萬噸,較17日降1.89萬噸),顯示下游企業采購情緒有所回暖。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如美聯儲政策和貿易摩擦)對終端消費需求構成壓力,全球原料趨緊格局雖緩解,但供給壓力尚未實質性體現。供應預期減弱與需求預期反彈形成向上驅動,支撐銅價上漲。后續需重點觀察實際需求復蘇及搬運邏輯的演變,若宏觀環境穩定,銅價可能延續反彈趨勢;但長期供需矛盾仍是主線,底部支撐雖存,海外宏觀變化(如通脹數據和關稅談判)需謹慎監控。
鋁價領域同樣受到反內卷政策的強力影響。供給側改革預期強化,例如國務院推進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改造,限制了國內電解鋁產能增量,推動有色指數突破震蕩區間。盡管利潤高位下電解鋁產量穩步回升,但氧化鋁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反內卷政策可能加速落后產能退出,需關注后續政策出臺。需求端則呈現分化:光伏搶裝需求受電改政策刺激(5月新增裝機92.9GW,同比暴增388%),但組件供應不足導致庫存去化,且搶裝結束后用鋁需求面臨下滑壓力(已從鋁棒傳導至鋁錠)。同時,白色家電排產環比大幅下滑,新能源汽車產銷失衡導致庫存壓力增大,鋁材出口量環比萎縮10.6%,驗證了終端需求的疲軟。

原料端因素復雜:鋁土礦供應雖年內充足(順達礦業復產籌備中),但幾內亞政府推出的鋁土礦價格指數GBX可能抬高開采成本,疊加國內山西、河南供應下滑(受安全環保檢查影響),支撐礦價;氧化鋁產量上行,庫存累積,期貨庫存降至低點,帶來擠倉風險。整體上,鋁價偏強運行,源于反內卷引發的供給側狂激情緒,但需求側不確定性(如家電和汽車需求下滑)構成下行風險。未來需緊盯政策導向,包括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及需求側刺激措施,這些將決定鋁價走勢的可持續性。
宏觀背景層面,美聯儲7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高達95.3%,關稅影響已開始反映在通脹數據中,9月降息預期支撐下美國經濟衰退風險較低;特朗普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進一步緩解關稅壓力,但中美談判進展需持續關注。反內卷政策的深化不僅強化了供給側預期,還可能帶動需求側政策(如刺激消費),這為有色市場注入樂觀情緒。綜合來看,銅鋁價格短期受政策預期主導,但長期需平衡供需矛盾與海外風險。投資者應聚焦實際需求數據、政策落地及宏觀事件(如美聯儲行動),以應對潛在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