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指數周線收陽,北向資金凈流入超百億
近期A股市場呈現出一系列積極信號,周線級別收陽與北向資金單周凈流入超百億元的現象,引發了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這一組合數據不僅反映了短期資金面的動向,更可能預示著中期市場情緒與結構的微妙變化。以下從多個維度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從技術面來看,周線收陽意味著市場在當周整體買盤力量占據上風。尤其是在經歷前期調整或震蕩后,周線陽線的出現往往具有穩定信心、修復技術形態的作用。結合成交量變化觀察,若陽線伴隨放量,則進一步確認資金參與度的提升,可能為后續反彈提供動力。反之,若量能未能有效配合,則需警惕反彈可持續性的問題。需關注指數是否突破關鍵均線或阻力位,例如上證指數能否站穩3000點以上,創業板指是否重回2000點區間,這些均是判斷市場強弱的重要參考。
北向資金單周凈流入規模超過百億元,是值得重點關注的資金面信號。北向資金通常被視為“聰明資金”,其流向對A股市場有較強的預示作用。凈流入規模的擴大,一方面可能源于海外市場波動加劇背景下,A股相對低估值的吸引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政策預期改善,或對特定行業(如新能源、消費、科技等)的配置需求增加。歷史數據顯示,北向資金持續凈流入階段,A股市場往往表現較為穩健,甚至領先于指數上漲。
進一步分析資金結構,北向資金的行業分布與個股選擇同樣重要。若凈流入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費等權重板塊,可能對指數拉動作用更為明顯;若偏向科技、高端制造等成長領域,則可能體現市場對產業轉型的樂觀預期。需結合南下資金動態綜合判斷,若南北向資金同步活躍,則反映內外資對中國資產的共識增強,市場整體流動性環境趨于改善。
從宏觀層面看,周線收陽與北向資金流入的背后,離不開政策環境與經濟基本面的支撐。近期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包括貨幣政策的適度寬松、財政政策的積極落地,以及對房地產、資本市場的呵護措施,均有助于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同時,經濟數據如PMI、工業增加值等若出現回暖跡象,將進一步強化投資者對經濟復蘇的信心。國際方面,美聯儲加息周期步入尾聲的預期,也可能減輕外資流向新興市場的壓力,為A股提供更有利的外部環境。
也需警惕潛在風險。一是市場反彈的可持續性仍需驗證,若后續量能無法跟進或利好政策效果不及預期,指數可能再度陷入震蕩。二是外部不確定性如地緣政治沖突、全球通脹反復等,可能通過情緒傳導影響資金流向。三是部分行業估值已處于歷史較高分位,需防范資金短期獲利了結帶來的波動。
周線收陽與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入釋放了積極信號,但投資者應保持理性,結合技術面、資金面、政策面與基本面多維驗證趨勢的可靠性。短期可關注低估值藍籌與景氣回升行業的配置機會,中長期仍需緊扣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主線,在波動中尋找確定性。
超短線炒股要看哪些指標
超短線,從以下八方面去看:一、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充分的看盤時間。 二、能夠及時發現市場的短期熱點所在,事實上總有少數個股不理會大盤走勢走出出色的短線行情,同時帶動整個板塊。 我們短線操作的對象就是要選擇這類被市場廣泛關注卻有大部分人還在猶豫中不敢介入的個股。 三、在熱門板塊中挑選個股的時候一定要參與走勢最強的龍頭股,很多投資者買入的是紅線的票來做短線,而不要出于資金安全的考慮去參與補漲或跟風的個股。 四、 從技術上分析,超短線候選股必須是5日線向上且有一定斜率的才考慮,買入的時機是在中長陽線放量創新高后無量回敲5日線企穩的時候。 但有的時候遇到連續放 量暴漲的個股,尤其是低位放量起來的個股,次日量比又放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可以追漲進場。 還有當你持有某只個股的底倉時,遇到該推土機走勢剛啟動,這時可 以大膽介入做T+0,但不要對預期在下午收市前就可以到達漲停價的個股抱有幻想,事實已給了我們太多的教訓!五、超短線操作最重要的是要設定止損點,要牢記短線就是投機,投機一旦失敗就要有勇氣止損出局,這是鐵的紀律。 六、做超級短線更要設立目標位,積少可以成多嘛!如果紅色的K線在你眼里變成了黃金無限延長,這時恰恰是你最需要出局的時候。 七、超級短線出局的原則是個股漲勢一旦逆轉就出局,跌破5日線或股價小于前兩天(2日均線走平)或前三天(三日均線走平)的收盤價時就跑,這是比較好的辦法。 八、一旦你選好了超短線個股,就應該按照預定計劃堅決地去做,現在能夠選出好股的人很多,但最后自己并沒有操作。 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更多的應該相信自己事先比較細致和系統的分析,而不要讓報紙和網站上所謂的股評家隨意強奸你的意志!九、超級短線高手,應經常保持空倉,做到守若處子,動如脫兔。 股票短線買賣技巧,這里另外補充一些看法: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直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 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后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 短線炒作就要尋找高能量的股票,這類股票方能有振幅給你做短線,可參考的有幾種:1、一天行情,漲停買入。 這類股票大多在開市十幾分鐘即急速拉高到漲停,之后全天被封漲停,然后第二天順勢大幅高開。 短線參與的價值就在于其高開的那段跳空缺口了,但每個人的目標不同,貪婪程度不同,后果也不同,呵呵!2、在價位不太高的前提下,連續放量拉兩條大陽線,陽線實體要足夠大。 這類股票是我的至愛,由于我不太貪心,因此大多有所斬獲。 這類股票一定要仔細留意當天的分時走勢,一般經驗:開盤拉高,全天橫盤的走勢預示著后市潛力不大,那些上沖下突,左穿右插的走勢才夠黑。 3、博反彈---高位放量下跌。 哎,說起這類股票最傷心,成功率只有20%左右,只建議少量參與。 4、漲停、漲停、再漲停。 這類股票可謂能量最高,但敢跟的卻很少,我也只跟過2只共獲利3個漲停。 5、長期成交稀疏,跌幅不大,近期成交活躍,拉幾條中陽后縮量回調2、3天,再放量拉高,而這些陰陽線的實體明顯比前期大。 這類股票最適合穩健的短線炒手參與,成功率極高。 6、空頭陷阱,標準上升通道被打破,稍作調整后重新拉高,而且大多能創出新高。 這類股票我到現在還未能掌握好,因為其調整期難以捉摸,不知該在何時介入,有失短線意義。 短線炒作必須要好好分析分時走勢,多留意,多總結。 有一個很奇怪的經驗告訴我,一只股票在放量拉高時,如果大拋單大部分擺在5、10整數關口的,后市大多仍能繼續走高,而那些無緣無故,在什么價位都擺大拋單的,一般只有1、2天行情。 為廣大投資者總結了短線操作的三個基本技巧。 第一、設置止盈點止盈點對于普通投資者很重要,因為普通投資者的總是想多賺一些,看到股票漲到某個價位不舍得賣,隨后股價跌下去,只得虧損賣出。 所以止盈點很重要,只要到目標價位就果斷賣出,不要管該股后面是否繼續上漲。 第二、注意30日均線30日均線是一只股票重要的均線,在股價在30日均線下方時,該均線則成為一個阻力位,但是如果股價突破該阻力位的話股價會有一波上漲;當在股價在30 日均線上方時為股價的強力支撐線,但再拿問財寶客戶關注的中航資本做例子。 1月16日股價突破30日均線,但受到均線的壓力后兩天連續下跌,1月21日以 漲停板站上30日均線,股價上漲近30%。 2月9日,中航資本股價跌至30日均線,隨后股價受到支撐反彈。 第三、要“穩”“準”“狠”做短差要記住“穩”“準”“狠”三個字,“穩”既是要有穩定的心態,不要讓自身的操作思路被打亂;“準”即抓住準點;“狠”既要介入狠,也要獲利出貨時狠。 只有這樣才能將在操作上的風險降低,從而獲得利潤。
如何用30日均線買進賣出股票
30日均線是滬、深股市大盤的中期生命線,每當一輪中期下跌結束指數向上突破30日均線,往往會有一輪中期上升。 對于個股來說,30日均線是判斷有莊無莊、莊家出沒出貨以及其走勢強弱的標準。 30日均線有著非常的趨勢性,無論其上升趨勢還是下跌趨勢一旦形成均很難改變。 由雙重底、頭肩底、圓形底等典型底部向上突破時主要看30日均線的突破,當股價向上突破形態的頸線位的同時向上突破30日均線,應為買入時機。 30日均線是中長線投資者的保護神和回避風險的有利武器。 對于短線投資者來說,30日均線是選擇強勢股的標準。 當然,投資者也可根據自已的習慣和需要,將30日線變通為20日、25日、35日或40日等等,但不管您用哪一條中期均線,都應堅持不懈地長期運用,切忌來回換。 30日均線與5日、10日均線等配合使用權用效果更好,如股價突破30日均線時,5日、10日均線也上穿3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甚至形成多頭排列,可以互相印證。 上升趨勢中股價回檔不破30日均線是較佳買入時機。 股價回落并相繼跌破5日和10日均線,但卻在30日均線附近獲得支撐且成交量明顯萎縮,30日均線仍上行,說明是中期的強勢調整,莊家并未出局,上升遠未結束,常常是新的上升浪的開始。 上升趨勢中股價跌破30日均線后很快又重回30日均線上方是新的買入時機,這對于始終跟蹤一只股票做波段操作的投資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在股市中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戰術,只有合理的分析。 每個方法技巧都有應用的環境,也有失敗的可能。 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這樣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道-瓊斯股指數是采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采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 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并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 在1929年,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類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達到65種,并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收盤時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恰好約為100美元,所以就將其定為基準日。 而以后股票價格同基期相比計算出的百分數,就成為各期的投票價格指數,所以現在的股票指數普遍用點來做單位,而股票指數每一點的漲跌就是相對于基準日的漲跌百分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 1928年后,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采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并逐漸推廣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