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指標實戰應用:結合成交量與均線系統提升交易勝率
在股票交易市場中,技術指標的應用是投資者提升決策準確性的重要工具。成交量與均線系統作為技術分析中最為基礎和廣泛使用的指標,其結合應用能夠顯著提高交易勝率。本文將從理論基礎、實戰應用方法、常見誤區以及優化策略四個方面,對成交量與均線系統的綜合使用進行詳細分析。
成交量與均線系統各自具有獨特的意義。均線系統通過計算一定時期內股價的平均值,平滑價格波動,幫助投資者識別趨勢方向。常見的均線包括5日、10日、20日、60日等,短期均線反映近期市場情緒,長期均線則代表趨勢的穩定性。成交量則代表市場參與者的活躍程度,高成交量通常意味著市場對當前價格的認可或分歧增大。當價格上漲伴隨成交量放大,往往意味著趨勢的健康性;反之,如果價格創新高而成交量萎縮,則可能暗示趨勢動能的減弱。因此,二者的結合能夠從趨勢確認和動力驗證兩個維度為交易提供支持。
在實戰應用中,投資者可以通過幾種經典模式提升交易勝率。例如,當股價突破重要均線(如60日均線)且成交量顯著放大時,這通常是一個較強的買入信號。均線的突破顯示趨勢可能發生轉變,而成交量的配合則驗證了市場資金的支持。相反,如果股價跌破均線且成交量放大,則可能是賣出或止損的信號。均線金叉(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與死叉(短期均線下穿長期均線)結合成交量的變化,能夠進一步提高信號的可靠性。例如,金叉發生時若成交量同步放大,買入信號的強度會大大增加;而死叉伴隨放量則強化了賣出信號。
許多投資者在應用這一組合指標時容易陷入誤區。其中之一是過度依賴單一時間周期的均線,而忽略多周期均線的協同作用。例如,僅使用日線級別的均線可能無法捕捉到中長期趨勢的變化,結合周線或月線級別的均線可以更全面地判斷趨勢。另一個常見誤區是忽視成交量的相對性。成交量的放大或縮小需要與歷史數據對比,而非絕對數值。例如,某日成交量較前一日增長50%可能意義重大,但如果該股歷史成交量波動較大,則需結合均線位置和價格行為綜合判斷。投資者有時會忽略市場整體環境的影響。在牛市或熊市中,均線與成交量的信號效力可能有所不同,需結合大盤走勢進行調整。
為了優化成交量與均線系統的應用,投資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結合其他指標如MACD或RSI進行多重驗證,以減少假信號的出現。例如,當均線金叉且成交量放大時,若MACD也顯示動能增強,則買入信號的可靠性更高。注重風險管理和資金分配。即使信號強度較高,也不應全倉操作,而是通過分批建倉或設置止損來控制潛在虧損。保持持續學習和復盤。市場環境不斷變化,投資者需通過歷史回測和實戰調整均線參數(如改為20日與40日組合)或成交量分析周期,以適應不同股票或市場階段的特點。

成交量與均線系統的結合應用是提升交易勝率的有效手段,但其成功依賴于對市場邏輯的深入理解、多重信號的驗證以及嚴格的風險控制。投資者應避免機械套用指標,而是將其作為輔助工具,結合基本面分析和大盤走勢,形成全面的交易策略。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和適應,才能在復雜的股市中持續獲得穩健收益。
股票ZJTJ指標的經典應用?謝謝
ZJTJ(莊家抬轎)分為三個部分,仔細閱讀:
1.配合指標(平滑乖離率、ZJTJ、紫黃同現以及達達校長發的那個98%飛狐的指標)根據成交量 自己把握買賣點;2.導入公式時 買賣公式去除 (祥見 精講二)自己看盤把握買賣點時看操盤線以及雷達線 這樣比較穩;3.指標是死的 人是活的!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應用,方可取勝。
股票短線看什么指標?
短線技巧做短線不追漲就很難買到強勢股,那就要尋找那些股票價格處于同板塊低價位,漲幅靠前的個股。 漲幅靠前就說明該股有莊在里面,進入上升階段后不斷拉高股價以完成做莊目標。 或是在不斷收集籌碼,以達到建倉目的。 當日成交量放大,該股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 在低價位,漲幅靠前,成交量放大就說明主力的真實意圖在于拉高股價,而不是意在誘多。 若在高價位出現漲幅靠前、而成交量放大的個股,其中可能存在陷阱,買入這些個股風險就較大。 觀察換手率換手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 計算方法:換手率=(某一時間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100%換手率低表明多空雙方看法基本一致,股價一般會由于成交低迷而出現橫盤整理或小幅下跌。 換手率高則表明多空雙方的分歧較大,但只要成交能持續活躍,股價一般會呈小幅上升走勢。 換手率越高,也表示該股票的交易越活躍,流通性越好。 看資金流向1、選擇近日底部放出天量的個股(日換手率連續大于5%—10%)跟蹤觀察。 2、(5、10、20)MA出現多頭排列。 3、60分鐘MACD高位死叉后縮量回調,15分鐘OBV穩定上升,股價在20MA上走穩。 4、在60分鐘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小時逄低分批介入。 資金流入就是投資者看好這只股票,上漲機會就較大,若是資金流出相對來說投資者不看好該股票的未來走勢,或是已有一定漲幅有獲利回吐出現。 再結合看股票的運行趨勢,中線看趨勢。 再看成交量(內盤+外盤就是成交量)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于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于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并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1、成交量有助研判趨勢何時反轉,價穩量縮才是底。 2、個股日成交量持續5%以上,是主力活躍其中的標志。 3、個股經放量拉升橫盤整理后無量上升,是主力籌碼高度集中控盤拉升的標志。 4、如遇突發性高位巨量長陰線,情況不明時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導致崩潰性下跌。 選擇股票時應注意第一,不買問題股。 買股票要看看它的基本面,有沒有令人擔憂的地方,尤其是幾個重要的指標,防止基本面突然出現變化。 在基本面確認不好的情況下,謹慎介入,隨時警惕。 最可怕的是買了問題股之后漫不經心,突發的利空可以把你永久套住。 第二,不做莊家的犧牲品。 有時候有莊家的消息,或者莊家外圍的消息,在買進之前可以信,但關于出貨千萬不能信。 出貨是自己的事情,是很自私的,任何莊家都不會告訴你自己在出貨,所以出貨要根據盤面來決定,不可以根據消息來判斷。
什么是股票?怎樣炒股?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同一類別的每十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于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先開股票帳戶及開通網上交易1、先到有證券公司營業部銀證轉帳第三方存管業務的銀行辦一張銀行卡(開通網上銀行),帶上本人身份證和銀行卡在股市交易時間到證券營業廳辦理滬、深股東卡(登記費一般90元,也有的營業部免費),便獲得一個資金帳戶(用來登錄網上交易系統)。 同時可辦理開通網上交易手續。 或找駐銀行的證券客戶經理協辦(更方便、更優惠)。 2、下載所屬證券公司的網上交易軟件(帶行情分析軟件)或證券公司有附送軟件安裝光盤在電腦安裝使用。 用資金帳戶,交易密碼登陸網上交易系統,進入系統后,通過銀證轉賬將銀行的資金轉入資金帳戶就可以買賣股票操作了。 當天買入的股票要第二個交易日才能賣出(T+1),當天賣出股票后的錢,當天就可以買入股票。 交易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 集合競價時間是上午9:15——9:25,競價出來后9:25——9:30這段時間是不可撤單的(節假日休市)。 股票買賣要交費用:1、傭金:0.1%—0.3%,一般電話委托交易0.3%,網上委托交易0.2%或更低,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或你資金量的多少)決定,傭金每筆交易最低收取是5元。 賣出時加收印花稅0.1%(單向收取)。 2、過戶費(僅限于滬市),每買賣一千股收取1元。 了解K線圖的用法:K線根據計算單位的不同,一般分為:日K線、周K線、月K線、年線與分鐘K線等。 K線是一條蠟燭形柱線,可以從中看出開盤價、最高價、高低價和收盤價的位置。 最高價和最低價,就是這條柱線的最高點或最低點,當開盤價低于收盤價時,這條柱線是紅色的(陽線),實心粗部分低點是開盤價、高點是收盤價。 當開盤價高于收盤價時,這條柱線是綠(或藍)色的(陰線),實心粗部分低點是收盤價、高點是開盤價。 當開盤價和收盤價一樣時,這條柱線是白色的(十字星),十字交叉點就是開盤價和收盤價。 開盤價與收盤價之間的粗柱狀稱為實體,實體上方細線部分稱為上影線,實體下方細線部分稱為下影線。 如圖: K線還有小陽星、小陰星、小陽線、小陰線、下影陽線、上影陽線、穿頭破腳陽線、光頭陽線、上影陽線、光頭光腳陽線、光腳陰線、光頭陰線等等。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K線的型態可判斷出交易時間內的多、空情況。 例如光頭光腳的大陽線,表示漲勢強烈。 由高價位的射擊之星構成的單日反轉,殺人無數。 不過,應該注意的是,在使用K線圖時,單個K線的意義并不大。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在圖表上即形成一些特殊的區域或形態,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不同意義。 K線圖通常有分為日、周、月、季、年K線圖,平時最多用日K線圖,里面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等均線,分別用白、黃、紫、綠、藍等顏色在圖中顯示,其各線參數和顏色可以改變的。 從各均線可看出股票的運行趨勢。 在股票市場所講的趨勢,就是股票K線連續組合的總體運行方向。 比如日K線在5、10、20、30日均線的上方,且各均線是向上,雖然其中有升有跌(均線在K線下方時都起著一定的支撐作用),這時的趨勢是向上沒有改變。 相反日K線在各均線的下方,且各均線是向下的時候,其中同樣有升有跌(均線在K線上方時都起著一定的阻力作用),這時的趨勢是向下沒有改變。 如果均線由向上改變成向下,或由向下改變成向上,這時就有可能改變原來的趨勢。 可根據其運行變化來選擇股票的買賣點。 5、10、20、30日線顯示出較短時間的趨勢,60、120、250日線則顯示中、長時間的趨勢。 炒股要點:要善于識別、分折上市公司基本面,在股市中基本面好和有一定的技術面支撐才是好股票。 就是說要買入趨勢向上的股票,因為趨勢是股票運行的方向,當趨勢向上就是股價運行在上升通道,或有可能受消息面影響、主力莊家洗盤,另股價出現波動回落調整,總體趨勢還是向上。 若股價運行趨勢已向下時,就算有利好消息,股價會有所回升,但一時也難改向下趨勢,還會繼續下跌,因為趨勢決定它的方向。 一般流通盤小的較為活躍,而且容易炒作。 對于做短線的投資者來說,不追漲就很難買到強勢股,那就要尋找那些股票價格處于同板塊低價位,漲幅靠前的個股。 漲幅靠前就說明該股有莊在里面,進入上升階段后不斷拉高股價以完成做莊目標。 或是在不斷收集籌碼,以達到建倉目的。 當日成交量放大,該股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 在低價位,漲幅靠前,成交量放大就說明主力的真實意圖在于拉高股價,而不是意在誘多。 若在高價位出現漲幅靠前、而成交量放大的個股,其中可能存在陷阱,買入這些個股風險就較大。 觀察換手率換手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 計算方法:換手率=(某一時間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100% 換手率低表明多空雙方看法基本一致,股價一般會由于成交低迷而出現橫盤整理或小幅下跌。 換手率高則表明多空雙方的分歧較大,但只要成交能持續活躍,股價一般會呈小幅上升走勢。 換手率越高,也表示該股票的交易越活躍,流通性越好。 做短線看資金流向1、選擇近日底部放出天量的個股(日換手率連續大于5%—10%)跟蹤觀察。 2、(5、10、20)MA出現多頭排列。 3、60分鐘MACD高位死叉后縮量回調,15分鐘OBV穩定上升,股價在20MA上走穩。 4、在60分鐘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小時逄低分批介入。 資金流入就是投資者看好這只股票,上漲機會就較大,若是資金流出相對來說投資者不看好該股票的未來走勢,或是已有一定漲幅有獲利回吐出現。 再結合看股票的運行趨勢,中線看趨勢。 再看成交量(內盤+外盤就是成交量)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于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于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并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1、成交量有助研判趨勢何時反轉,價穩量縮才是底。 2、個股日成交量持續5%以上,是主力活躍其中的標志。 3、個股經放量拉升橫盤整理后無量上升,是主力籌碼高度集中控盤拉升的標志。 4、如遇突發性高位巨量長陰線,情況不明時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導致崩潰性下跌。
只能用閑錢炒股,這樣心態就不容易受到股市的漲跌打擾,才能保持較好的心態,冷靜觀察,踏準市場節奏。 若將全部資金投入到股市中,甚至去融資炒股,那炒股就變成豪賭,就很難保持有好的心態,繼而就會出現追漲殺跌的操作,而踏錯節奏。 股票的漲跌是很正常的,這是市場規律,漲多了會下跌調整,同樣跌多了也會反彈上升。 要努力做到不以漲而喜極、不以跌而悲傷,這是炒股的人最須要做到的。 還提醒一下在股票市場里,炒股最忌諱的是“貪婪”同“心態不穩”。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這或許在股票市場上有些道理雖然簡單,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的原因之一。 再有的是在股票市場里操作得好,分析軟件只是輔助工具,須要有好的心態 + 經驗(技巧)+ 運氣,有好的心態才能冷靜地判斷操作是否正確,避免出現追漲殺跌,買得好不如賣得準,機會是不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