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收緊供應 焦煤繼續上行
本報告對近期期貨市場的主要合約走勢及套利策略進行了全面分析,重點圍繞黑色系、能源和農產品板塊展開。整體來看,市場情緒在政策預期和基本面支撐下逐步回暖,各品種呈現分化態勢。以下從合約表現和策略邏輯兩個維度進行詳細闡述。
在主力合約方面,黑色系品種表現出較強的韌性。鐵礦石主力合約(01)結束連續上漲后輕微回撤,這主要源于短期獲利了結和市場情緒波動。黑色系整體止跌企穩的跡象明顯,超跌反彈機會值得關注,策略于8月4日尾市推薦時點較為精準。焦煤期約則深幅上漲,接近漲停,這得益于政策收緊供應端的預期(如環保限產)以及低庫存的支撐,空頭回補推動價格反彈,同樣在8月4日尾市推薦的策略契合了短期超跌反彈窗口。棕櫚油主力合約輕微回撤,承壓于高點壓力,但基本面轉好(如需求回升)和利空弱化(庫存邊際改善)為其提供支撐,能否突破上行空間需密切觀察,策略于8月5日尾市首次推薦,體現了對關鍵阻力位的預判。
能源和化工品種則呈現振蕩偏強格局。純堿主力合約振蕩上行,收小陽線并保持漲勢,支撐位1280附近形成技術支撐,策略于8月6日尾市推薦時強調了偏多思路。甲醇主力合約反彈收陽,但處于振蕩行情中,支撐2350和壓力2600區間限制了波動幅度,建議高沽低渣的策略反映了對區間交易的把握。LPG主力合約開始反彈,筑底跡象初現,支撐3800和壓力4400構成關鍵區間,短線反彈機會明確,這些分析凸顯了技術面與基本面(如季節性需求)的結合。
跨品種套利策略是報告的核心亮點。多豆油空棕櫚01策略基于Mysteel調研數據:豆油商業庫存環比萎縮0.34%,而棕櫚油庫存環比增長4.08%,加之7月馬棕累庫預期(產量反彈、出口疲軟)和印度購買豆油傳聞,導致豆油相對強勢、棕櫚油疲軟。該策略邏輯清晰,數據驅動性強,建議適當留意。多菜粕空玉米01策略則聚焦基本面差異:菜粕受益于淡水養殖旺季和國內供給偏緊(三季度買船少),而玉米受USDA報告上浮巴西產量、美玉米豐產預期及國內進口拍賣壓力拖累,策略設置差價下破18的止損點,增強了風險管理。多螺紋空鐵礦01策略反內卷政策升溫(如雅魯藏布江水電開工),鋼鐵需求反彈預期支撐螺紋,鐵礦則因高位調整和高供應寬松長期承壓,體現了對宏觀政策與微觀供需的聯動分析。
跨期套利方面,多10空01鐵礦石策略結合了短期與中長期因素。中央財經會議反內卷政策提振短期情緒,但鋼廠潛在減產可能萎縮礦石需求,長期供應寬松抑制反彈空間,差價下破8的取消條件提供了操作紀律。整體而言,這些策略均依托于詳實數據(如同花順、Mysteel)和技術指標(如支撐壓力位),顯示出對市場動態的敏銳捕捉。
報告強調政策收緊(如焦煤供應)、庫存變化(豆油 vs 棕櫚油)和季節性因素(菜粕旺季)為關鍵驅動。策略推薦時點精準,但需注意風險:如宏觀政策轉向或突發事件可能逆轉趨勢,投資者應結合實時數據(通過博易大師等軟件)動態調整。整體分析邏輯嚴密,為期貨交易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框架。
本文目錄導航:
- 王家嶺煤礦死了多少人
- 中美貿易戰對人力資源的影響
- 烏海是哪個城市的?
王家嶺煤礦死了多少人
中美貿易戰對人力資源的影響
中方目前仍強調中美經濟關系是互利共贏,貿易戰對中美屬于雙輸,希望中美貿易關系回歸健康路徑;但另一方面,中國也多次表態稱不會外部壓力屈服,妥協讓步或不是最終選擇,最終貿易戰是否升級取決于特朗普政府,但仍帶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一、汽車行業:激勵整車自主品牌延伸進入高端車市場,刺激零部件企業提升核心技術
①汽車產業鏈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摩擦無法避免。
中國崛起之路下一個攻克點在于制造業,而中美貿易戰的背景是產業鏈全球化。 自我國一部分優質企業打入手機產業鏈,從零部件配套能力逐漸沿技術鏈向上攀升,現已基本具備不俗的手機整機生產能力。 而下一個中國可能實現縮小差距甚至彎道超車的產業鏈,公認是汽車產業鏈。 受益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全球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洗牌加劇。
國內企業與國際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中國企業有望以成本、核心技術在競爭中分一杯羹,目前我國已有部分零部件供應商打入全球產業鏈。 此前為引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國產化,我國汽車產業政策要求外資品牌必須通過合資途徑進入我國市場,并對進口車征收25%關稅。 而美國此次發起貿易戰可能對我國汽車行業提出諸如車企準入、降低關稅、股比放開以及限制合資車廠技術外溢等要求,并進一步限制對美國智能駕駛等高新技術企業的并購行為。 中國制造業的崛起無異于為美國“添堵”,中美產生摩擦本無法避免。
②貿易戰利好整車行業,影響部分零部件出口企業。
1)整車環節: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131億美元,加稅25%將會重創美國進口車,特斯拉也涵蓋其中,有能力向高端車升級的整車企業會受益,更加激發自主品牌搶占高端品牌市場,例如吉利Lynk&Co和長城的Wey;短期對美國整車企業負面影響,對中國豪車廠商偏利好。
中國自美國進口汽車金額近幾年超過100億美元,年進口汽車數量超過20萬輛,占中國整車總體進口量約20%,體量較大。 進口關稅由25%上升到50%,售價提升可能在20%左右,顯著提升進口汽車售價將對進口車需求形成抑制,對美國本土整車企業而言形成負面影響,對中國豪車廠商偏利好,如華晨寶馬等。
2)零部件環節:目前我國有170億美元(25%)的汽車零部件(車輪和輪轂等行駛系統為主)出口到美國;從美國進口的零部件主要為傳動系統、車身附件等,28億美元(占比僅7%)。 國內零部件企業以國內市場為主,部分以美國市場為主的行駛系統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會受波及。
③我國或加快國產化進程,關注核心在技術。
此次貿易戰結果無論是是摩擦升級抑或談判妥協,事件本身體現了美國對中國制造加速前行的擔憂,中國未來制造強國之路勢必諸多坎坷。
對于汽車產業鏈,我國更有加速國產化進程的激勵,或將進一步采取相應措施拉動內需以支持汽車產業,以培養一批在國際上具競爭力的優質零部件供應商。 而在這場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國內企業之間的角逐中,隨汽車零部件技術更迭及消費者要求升級,從事低端制造的企業將逐漸被淘汰,未來關鍵是技術之爭。
④對汽車關稅下調的擔憂緩解,汽車板塊情緒向好。
中國政府有意降低汽車關稅,前期市場擔憂汽車板塊受到外部沖擊,總體行情表現較弱。 但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愈演愈烈,中國對進口自美國汽車加征25%關稅,有助短期汽車板塊情緒恢復,建議關注龍頭企業。
二、農產品行業:加大國內商品價格波動
此前曾寫過海天和中炬凈利率的趨勢分析,其中比較詳細地拆分了兩者的成本結構。 總體而言,大豆成本約占海天總成本的20%,中炬預計略高。
今天中國對美國進口大豆加稅實施貿易反制,短期或將加大國內大豆/豆粕價格波動。 如果中美談判順利,美豆上市尚有時間空間,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豆在此前可彌補需求缺口,下游企業盈利波動未必有情緒波動大。 因此尚需持發展的眼光審視此次大豆提稅問題。
退一步講,如果談判不順利,南美豆主導格局奠定,大豆價格上行成為必然,則此類系統性成本上行必將帶來新一輪提價。 12/13年提價潮即來自于大豆漲價,海天先行提價,廚邦滯后半年。 預計此假設下,海天廚邦或將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這一時間窗口再次提價對沖成本上揚。 但預計兩強提價間隔窗口期顯著縮短至一個季度(參考16/17年提價間隔)。
對奶價的影響:豆粕成本占養殖成本的5%上下,并非主料。 豆粕成本若上升會對養殖成本有一定影響,但比較小。 此外,盡管養殖成本端或受小幅度影響,但短期傳導至下游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概率在上游體系內消化,因此我們認為短期不必擔憂奶價會有即刻性的上漲。

三、航空業:長期影響偏利好
①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月4日發布了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 其中包括空載重量超過公斤,但不超過公斤的飛 機及其他航空器。
②對于我國目前航空公司所運營波音飛機來說,僅有B737系列(除B738MAX)屬于此次對美加稅清單中。 2017年全行業增加119架,航空公司資本開支角度,融資租賃和自購約占三分之二,即80架。 以每架集采金額4億人民幣計算,2017年全行業相應進口金額476億元,航空公司角度318億元。
③我們認為從此次飛機引進關稅區間來看,是為了支持我國支線飛機制造業發展,我國航空公司與波音已簽訂單部分,所加關稅或將由波音與我國航空公司共同承擔。 目前波音飛機實施5%的最惠國稅率,若加征25%的關稅,每架飛機增加約1億元成本,2017年新引進119架相應飛機,若與波音公司各承擔50%,我國民航業將增加資本開支59.5億元,按照年折舊率約5.5%,我國民航業每年將增加成本3.3億元。
④另外,中美貿易戰中方表現強硬,將推動人民幣貶值,我國航司或將受到匯兌損失壓力。 但中美貿易戰將同時拉低全球經濟需求,國際油價勢必下挫,匯率和油價的擾動影響或將部分抵消,具體進一步測算需觀察中美貿易戰之后進程。
⑤中長期來看,如果貿易戰持續,航空公司采購飛機或將更多轉向空客,但由于空客公司訂單已較為飽滿,我國航空業或將在未來若干年運力投放更為趨緩,供給收緊較為確定,利好民航業供需改善,推動票價和航司盈利上漲。 整體來看,偏利好我國民航業中長期發展。
四、計算機行業:利好網絡安全、自主可控等板塊
①從中美貿易戰雙方的產品清單來看,對計算機板塊直接影響很小:計算機行業公司主要以軟件、服務器等硬件、信息服務為主,從USTR1300種名錄,基本沒有計算機行業公司產品,因此,對板塊的直接影響很小。
同時,絕大多數計算機行業公司,在海外的營收占比不超過30%,且海外營收主要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僅有萬興科技()、潛能信息等少數幾家公司。
②中美貿易戰,利好網絡安全、自主可控等焦點板塊:貿易戰的不斷升級,有利于推升更為事關國家安全和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利好網絡安全、自主可控等熱點板塊。 從2013年美國棱鏡門事件以來,國家層面一直從政策、資本、國產化等維度,全面支撐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關鍵設備、產品的研發和市場培育,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化產業集群。 涉及到網絡空間安全的核心產品和技術,核心考慮點即是自主可控
烏海是哪個城市的?
烏海市位于黃河上游,1976年由原巴彥淖爾盟的烏達市、伊克昭盟的海勃灣市合并成立的。 并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三個地級市。 它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西南部,東經106.36°至107.05°,北緯39.15°至39.52°之間,南北長約80公里,東西寬30公里,東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南連寧夏平原,北望河套灌區。 面積1754方公里,人口48萬,有漢、回、蒙、滿等26個民族。 全市轄海勃灣、烏達和海南三個區。 其中,海勃灣區是市政府所在地。 烏海市是一座新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市。 1958年,隨著包蘭鐵路的開通,這里的煤炭資源開始大規模開發。 1976年建市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烏海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逐步形成了能源、煤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產業。 “十五”計劃其間,工業增速連續5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目前,這里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也是國內電石、硅鐵等高載能產品的重要產地。 烏海市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有37種,其中,煤炭儲量30多億噸,以優質焦煤為主,占內蒙古焦煤儲量的60%左右;鐵礦石儲量600多萬噸;高嶺上億噸以上,此外,石灰石、石英砂等礦藏也儲量巨大。 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烏海平均海拔1150米,屬北溫帶干燥型大陸氣候,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 境內群山環繞、戈壁、荒漠和沙漠草原分布其間。 穿市而過的黃河彎延105公里,形成狹長的河灘濕地和農業綠洲。 由于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給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種植帶來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里生產的葡萄含糖量高、爽口甘甜,是聞名遐邇的特色果品。 當地的萬畝葡萄園成為這里農業的一大特色。 烏海是連接我國西北和華北的重要樞紐,也是“寧陜蒙”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同時還是呼市——包頭——鄂爾多斯金三角經濟區的延伸地帶。 烏海交通發達,京蘭鐵路、109、110國道和北京至拉薩高速公路模貫其間;民航機場已開通烏海——呼市——北京航線。 改革開放以來,烏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特別是“十五”期間,烏海高載能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新的資源轉化格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一個經濟上發展迅猛,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的局面,正吸引著八方來客。 烏海的成立始于煤炭資源的開發,而煤炭資源又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當時烏海地區只有幾家舊中國時西北軍閥馬鴻逵留下的地方小煤窯。 1958年,隨著包蘭鐵路的開通,特別是包鋼創立后對煤炭、煤焦的需求,這里開始了大規模的煤炭資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