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堿 若有下滑空間
從行業分析的角度來看,純堿市場在2025年以來的表現呈現出顯著的周期性下滑特征,價格跌幅接近200元/噸,這反映了供需關系的深度失衡。核心驅動因素在于產能的快速擴張疊加需求端的持續疲軟,導致供應過剩格局加劇。本文將從產能擴張、庫存高企、需求萎縮以及成本支撐弱化等方面展開詳細分析,并結合數據探討未來趨勢。
在產能擴張方面,2021—2024年純堿行業的牛市周期催生了高利潤環境(2021年利潤最高超1500元/噸),吸引了大量新產能涌入。由于天然堿和聯堿工藝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且未受政策嚴格限制,2023年起行業進入新一輪擴張周期,2024年已步入熊市。數據顯示,2024—2025年新增產能規模驚人:遠興能源500萬噸天然堿投產后,河南金山、湘渝鹽化等企業又貢獻近500萬噸產能,推動國內有效產能從3000萬噸增至4000萬噸,增幅超30%。2025年前半年新增210萬噸,后半年云圖控股70萬噸和遠興能源二期280萬噸計劃落地,2026年河南金山和雪天鹽業還將新增超200萬噸。這種擴張不僅加劇供應壓力,還推動工藝結構轉型——低成本天然堿和聯堿工藝正逐步替代高污染、高能耗的氨堿工藝。預計天然堿產能占比將升至50%,聯堿降至30%,氨堿則降至20%以下,這一轉型雖優化行業結構,但短期產能過剩問題將延續。
庫存高企是價格下滑的直接體現。截至2025年6月初,純堿行業呈現“高供應、高庫存、低估值”特征:生產公司庫存約163萬噸,交割庫庫存35萬噸,下游玻璃企業原料庫存達21天,顯性庫存合計超300萬噸。這不僅打壓現貨價格至1250~1300元/噸(部分氨堿企業已虧損),還威脅聯堿企業微利狀態。庫存累積源于供應過剩與需求不匹配,卓創數據顯示2021—2025年總庫存持續攀升,若庫存進一步增加,價格可能跌破多數企業成本線,加劇行業洗牌。
需求端疲軟則加速了價格下行。2024年下半年起,純堿價格失守成本支撐,主因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用堿需求萎縮。隆眾數據顯示,2024年6月底浮法和光伏日熔量之和達歷史高位286,875 T/D,但2025年2月驟降至237,415 T/D,折合純堿日需求減少10,000噸。盡管2025年3—4月光伏玻璃因搶裝潮短暫反彈(日熔量回升至98,780 T/D),但光伏行業整體面臨過剩風險:產業鏈價格下滑、庫存壓力增大,預期下半年需求將收縮。浮法玻璃需求與房地產高度綁定,2025年1—4月房屋竣工面積下降17%,導致玻璃庫存累積和冷修增加,進一步拖累純堿需求。終端行業承壓表明需求復蘇缺乏動力,純堿消費量或持續走低。
展望中期,多重因素指向價格繼續下探。供應擴張未止(2025—2026年新增產能超500萬噸),需求疲軟難改(光伏和地產行業調整周期延長),疊加原料價格下滑弱化成本支撐,預計純堿價格低點或觸及1100元/噸。策略上,上游企業應優先考慮賣出套期保值以對沖風險,期貨主力合約反彈至1250~1350元/噸區間可視為介入時機。整體而言,純堿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產能出清和需求復蘇將是未來關鍵變量,投資者需警惕高庫存和宏觀風險。
本文目錄導航:

- 純堿的化學式?
- 九年級化學題1道速解
- 某化工廠生產的純堿產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為測定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現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
純堿的化學式?
純堿 碳酸鈉 Na2CO3
九年級化學題1道速解
(1)生成CO2的質量為:0.224L×1.964g/L= 0.44g (2)設樣品中的Na2CO3的質量分數為X.2NaHCO3 ==加熱== Na2CO3+H2O+CO2↑168 4410.0g×(1﹣X) 0.44g解得:X=83.2% (3)設純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為Y. 2NaHCO3 ==加熱== Na2CO3+H2O+CO2↑ 減少的質量168 18 44 18+44=62a×(1﹣Y) a﹣b 解得:62a×(1﹣Y)=168×(a﹣b) Y=(84b-53a)/31 望采納o,親!?。?!
某化工廠生產的純堿產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為測定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現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x=117/y=44/8.8
解得
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 NaCl ;
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 10÷[23/(23+35.5)]=25.4 g
所以原純堿產品中含有氯化鈉的質量為 25.4-23.4= 2g
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21.2÷(21.2+2)=91.4%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25.4 g
溶液的質量是 21.2+2+85.6-8.8=100g
氯化鈉的質量分數 25.4÷10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