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商品期貨指數前半年窄幅振蕩
2025年前半年,中證商品期貨指數(以下簡稱中證商品指數)及其子板塊指數——中證監控中國工業品期貨指數和中證監控中國農產品期貨指數——整體呈現窄幅振蕩格局。數據顯示,中證商品指數微幅上漲0.20%,振幅為10.27%,這反映了商品市場在宏觀不確定性下的脆弱性。具體而言,指數在年初強勢沖高后回撤振蕩,4月初因外部沖擊跳空下滑并探底反彈,隨后經歷約一個月的疲軟走勢,6月雖短暫沖高修復缺口但最終再度回撤。這種波動軌跡突顯了全球經濟筑底期供需失衡的復雜影響,尤其在需求端疲軟背景下,商品市場難以形成持續趨勢。
從市場行情回顧看,前半年商品市場被頻發的宏觀事件所主導,加劇了整體震蕩。全球經濟仍處于筑底階段,總體需求不足導致工業品表現疲軟,而黑天鵝事件頻發進一步抑制了流暢趨勢的形成,轉而呈現脈沖式行情。例如,年初拜登政府制裁俄羅斯原油引發能化板塊波動;4月初的全球關稅風暴導致商品價格急跌后反彈;6月中下旬的以伊沖突則推動能化板塊沖高回撤。這些事件不僅放大了市場波動率,還揭示了商品內部對宏觀沖擊的差異化響應,其中工業品因需求敏感而反應劇烈,農產品則因供應端主導而相對穩定。
分析商品市場特征,前半年呈現兩個核心分化現象。第一,農產品與工業品表現顯著背離:農產品需求端穩定,價格由供應邊際變化驅動,如美洲天氣和以伊沖突支撐其輕微上漲;反觀工業品,需求端疲軟導致價格振蕩下行,這與PPI持續下滑、CPI企穩零軸附近的宏觀數據一致。第二,事件類型引發商品內部進一步分化:關稅風暴強化需求疲軟預期,工業品(如鋼鐵)急挫而農產品變化甚微;以伊沖突作為供應擾動,僅影響關聯能化板塊,卻未波及其他工業品(如建材),反而帶動農產品油脂板塊上行。這表明不同商品品種的定價邏輯和相關性較低,需獨立分析框架來捕捉機會。
在指數收益歸因方面,展期收益成為關鍵驅動因素。2025年前半年展期收益達1.07%,較2024年略有增長,反映需求與展期正相關的經濟筑底信號。分月看,多數月份展期收益為正,僅3月負值顯著,這與全球需求轉折期吻合。這種結構變化提示我們,監測展期收益能提供前瞻性需求洞察,例如企穩反彈可能預示PPI上行趨勢。
板塊收益貢獻進一步細化分化格局。農產品因供應擾動(如2月天氣和6月沖突)錄得正收益且波動小,工業品則因全球需求不足跌幅較大。分月比較顯示,農產品在多數月份跑贏工業品,突顯其低需求彈性的防御屬性。具體而言,黑色和能化板塊多為負貢獻,而貴金屬、有色和農產品為正,這映射了國內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深層影響。
品種維度收益分析揭示微觀差異:黃金(2.14%)、白銀(0.86%)和銅(0.67%)領漲正收益,源于美元信用風險反彈和供應擾動;螺紋鋼(-0.90%)、橡膠(-0.66%)和純堿(-0.49%)則因需求疲軟跌幅居前。這種分化強調了在宏觀不確定下,品種選擇需結合事件敏感性和產業鏈位置。
宏觀表征層面,中證商品指數作為經濟風向標,其同比序列與PPI高度相關且領先約兩個月。前半年外部沖擊(如4月初事件)導致指數同比急挫,PPI隨后下行;近期企穩反彈則預示PPI可能上行。歷史上,這種相關性驗證了商品指數對宏觀轉折的前瞻價值,尤其在筑底期,其波動可預警需求變化。
綜上,2025年前半年商品市場在窄幅振蕩中凸顯結構性機會:宏觀事件驅動脈沖行情,農產品相對穩健而工業品承壓,展期收益和品種分化提供關鍵歸因。展望未來,需緊密跟蹤需求端信號和事件擾動,以優化配置策略。
本文目錄導航:
- 興業證券網上交易系統
- 光大證券網上交易系統故障
- 大家知道期貨手續費多少嗎?
興業證券網上交易系統
興業證券上市時間興業證券2010網上交易系統興業證券大智慧下載興業證券大智慧下載興業證券上市時間興業證券2010網上交易系統興業證券大智慧下載興業證券網上交易系統下載
光大證券網上交易系統故障
沒關系的,現在又不交易,我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有時開關太頻繁,或開了忘關了及輸入錯誤),即使要交易可將你的賬號去別人家電腦登陸一下就好了,沒關系的。 后天一開盤就好了。

大家知道期貨手續費多少嗎?
各家公司是不一樣的,期貨品種不同手續費價格也是不一樣的,如豆粕和銅、鋁的手續費都是不一樣的